天天要闻:案例:老人去世留300万存款,老伴儿子不知密码无法取出
浙江杭州,蒋先生父亲因病去世,在多家银行留下近300万存款,但蒋先生不知道密码,有的连存折都已遗失,母亲因老年痴呆也无法提供任何线索。蒋先生找银行取钱,银行:请提供相关证据!
(案例来源:新闻报道,人物均为化名)
(相关资料图)
蒋先生是家中独子,父亲蒋超是杭州本地人,早年曾经过商,手头颇有些积蓄,家中有房有车,蒋先生手头也比较宽裕,因此从未惦记过父亲的钱。
蒋超身体素来很好,每天坚持散步锻炼,不料却突发疾病陷入昏迷,连后事都没来得及做任何安排就撒手人寰,只留下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妻子独自为生。
蒋先生满怀悲痛地为父亲料理后事,期间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,可谓心力交瘁,等丧事料理完后,蒋先生才想起父亲应该还有不少财产。
可翻遍家里,也没有发现多少现金,只有各大银行的储蓄卡,于是蒋先生带着资料去银行查询,这一查让他又惊又喜,喜的是父亲名下居然有两百七八十万存款,惊的是这些钱他无法取出。
父亲所留的这些存款中,有些蒋先生不知道密码,有的甚至连存单都找不到,而他的母亲又患有阿尔兹海默症,也提供不了任何有效线索。
蒋先生一家家银行去取钱,可每家银行的答复都大同小异,称为保护死者遗产安全,需要蒋先生出具证明,包括个人身份证、死者身份证、死亡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、遗产凭证原件等。
个人身份证和死者身份证倒是好提供,死亡证明派出所也可开具,亲属关系证明,在原户口本上也有体现,可遗产凭证原件彻底难倒蒋先生。
要不是去银行查询,有些银行的存款他根本不知道,更别说找到存单等凭证原件,于是蒋先生找银行协商,希望对方能够通融一二。
可银行工作人员十分坚持原则,必须要有完整材料,否则无法支取存款,并称这是为保护死者遗产,防止发生遗产纠纷!
蒋先生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,认为银行就是在刻意刁难自己,现在父亲已死,自己是家中独子,母亲又没有辨识能力,遗产理当归自己所有。
可不论蒋先生怎么分辨,银行都要他出具相关材料,或者去当地公证处办理公证,于是蒋先生又跑到公证处,可办理公证也要一堆材料,有些档案蒋先生还是无法提供。
事情就此陷入僵局,找银行银行说必须公证,找公证处又没有档案材料,无奈之下,蒋先生选择向媒体求助,在媒体的介入下,银行终于出面答复。
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“如果确实无法找到档案,也可以提供两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证明人,来给他作证明”,事情终于有转机,蒋先生表示,他将尽快准备相关材料办理公证。
那么,此事从法律上该如何认定?银行的做法是否合法?
实际上,这几年人死后钱在银行的情况并不鲜见,笔者认为可归纳为3种情况:
(1)亲属有银行卡或存单,且知道密码。这时可以直接到银行支取,5万元以上的大额取款,需提供取款人和逝者的身份证,若老人已开通网银,网上转账更方便。
(2)亲属有银行卡或存单,但不知道密码。
这种情况最常见,蒋超的部分存款就是这样,由于他死前没有留遗嘱,他的儿子蒋先生及妻子具有继承权,可凭死亡证明、户口簿、亲属关系证明等资料,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书。
然后取款人拿着死亡证明、公证书以及相关证件,会同所有遗产继承人到银行支取存款,如果存在继承纠纷,可以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、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支付手续。
本案中,蒋先生的难处,就在于无法办理公证,但从银行的角度而言,本无违规之处。
且近几年考虑到类似事情较多,2021年2月份,银保监会专门出台新规:将免公证提取的账户限额定为1万元,并允许银行在1—5万元之间确定具体限额。
也就是说,5万以上必须公证,1万以下无需公证,1-5万元之间的小额存款,则由每家银行具体规定,总之就是减少小额存款的公证程序。
(3)既不知道密码,也无存款凭证。
蒋超还有部分存款是这种情况,此时亲属只能到当地银行逐个查询,查询时需要携带死亡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、有效身份证件,查询确定银行有存款后,也可凭公证取钱。
此案也提醒我们,家中有老人的,需要提前做好安排,不要忌讳谈论生死,否则一旦有突发事件,家中人会麻烦无比,对此,你怎么看?